在国家卫健委最新印发《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(2025年版)》的背景下,老年康复医院——北京民众护理院以其十五年的人文积淀,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有温度的老年康复——这里没有冰冷的技术堆砌,只有对生命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尊重。
专业照护:医疗温度的科学表达
作为经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批准设立的专业医养结合机构,老年康复医院——北京民众护理院构建了“预防-诊疗-康复-长期照护-安宁疗护”的全链条服务体系。院内配备全职医生、注册护士及康复治疗师,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,能够及时应对突发健康状况。
针对慢性病管理与失能照护需求,护理院与多家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,形成“小病及时治、大病有保障”的医疗服务网络。这种将医疗资源深度嵌入养老服务的创新实践,有效解决了传统养老机构“重生活照料、轻专业支持”的痛点。
人文浸润:暮年价值的重新发现
在老年康复医院——北京民众护理院,照护的核心是对人本身的关注:怀旧疗法区的老照片墙成为记忆锚点,帮助认知障碍长者重拾生命片段
园艺治疗区让长者通过播种收获找回生活掌控感;生命故事记录项目帮助长者梳理人生经历,获得价值认同。这些实践背后,是对长者个体生命的尊重——在这里,88岁的退休教师可以成为书法导师,卧床老人可以指导护工编织技法,每一位长者的生命经验都被视为宝贵财富。
家庭参与:构建照护共同体
打破“机构围墙即亲情结界”的偏见,老年康复医院——北京民众护理院创新构建了三角支持模型:通过每月照护课堂传授居家护理技能,可视化沟通平台同步康复进程,“代际互动日”让孙辈在园艺劳作中理解衰老3。当儿女在特设厨房煨一盅鸡汤,当孙女带着校园奖状贴在老人床头,护理院悄然重构了家的边界——机构不再替代家庭,而是成为亲情流转的温暖驿站。
社会责任: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实践
作为北京市医养结合示范单位,老年康复医院——北京民众护理院积极探索可持续服务模式:社区延伸服务:定期组织医护团队深入社区开展义诊活动,为行动不便长者提供“家门口”的医疗支持;政策普惠衔接:机构纳入医保定点与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单位,通过床日结算补贴与长护险报销,显著降低家庭经济负担;行业标准输出:通过养老服务培训班、地方护理标准制定等方式,推动医养结合服务理念与技术的广泛普及。
生命终章的安宁守护
在朝阳区王四营乡的老年康复医院——北京民众护理院,还特别为临终长辈提供安宁疗护服务。这包括心理护理,给患者和家属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;缓和护理,帮助病人控制疼痛,消除恐惧感;以及灵性关怀,通过家人的关怀和安慰,给予患者心理慰藉。这些服务让生命最后的旅程也能充满尊严与平静。